五大道那么多白皙的天津女孩儿,我却只因一个人去的这座城。

这人还是个男人。

群友李哥,地道的天津人和天津美食人,日复一日地在群里给我们安利他心爱的天津菜。实在禁不起蛊惑,恰好有合适机票,奔赴天津...

多年未见的老友来接机,听说我来天津的计划是吃美食,大为震惊,因为天津并没什么美食啊。

反应与预期一致,跟我俩读书的“荒漠”杭州一样,天津菜在现今浩大的美食浪潮里仿佛一个小透明。狗不理包子是唯一且公认的知识点,知道煎饼果子大概就是优秀课代表了。

于是约他第二天一起去看看那些或许有真功夫的小馆子。

01. 津门第一全爆,津鲁菜馆

地址:旧津保路雅云里 25 号增 2 号

本来计划是,早起晨跑再去网红西北角吃个地道天津早餐。醒来又是十点多,好嘛,又蹉跎了。

直奔津鲁。

单从门面,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天津老菜的“档案馆”。

溯流追源,天津菜有俩重要的外部影响,一是传承山东的鲁菜,二是回民带来的清真菜,与本地食材互相借鉴。津鲁菜馆,店名直截了当地摆明身份。

对津鲁心心念,除了李哥推荐,还因一道八卦鱼肚的照片。

一眼就让我想起以前外公的八宝饭。外公也是老一辈大师傅,过年都是亲自下厨给我们做摆盘古早、浓芡靓色的老菜,所以看到津鲁的菜单倍感亲切。

第一道必点全爆,天津名菜,津鲁的全爆被许为津门第一。虾仁、鸡肉、肚块、目鱼、鱼肉、鸡胗是全,大火快炒是爆,出锅明油亮芡,盘内却无多余芡汁。配着虾油,各种食材口感和香气混杂,属实不错。

第二道烧二冬,冬笋烧冬菇。大概每个地方都有那么几道只有跟长辈出门才知道点的失传菜,总会缠着长辈给长长见识。天津朋友说烧二冬就是这么一道她跟舅舅出门才能吃到的菜。

一上桌,像我这么门外汉也能一下抓住津门鲁菜的特点,特别亮且厚的芡,把食材紧紧团结在一起。笋和菇的口感都被甜咸口味衬托出来,下饭!

再点一大碗。炸蒜的香和浓厚的汤,如果是在冬天喝这么一碗,能再加 10 分。朋友说来的路上,出租车司机一听是去津鲁,反应就是“哦吃天津菜的地方”,让我很开心没选错馆子。

还有很多需要提前预定的功夫菜没点,而隐藏菜单随着季节变化才能尝到。够排面的老食客,在古籍里偶然看到的天津老菜,也能缠着店里给你研究着做出来。

正因如此,打理餐馆的黄师傅在津门老餮中那是有口皆碑。看看点评上一水儿的 lv8 们的评论就可窥见一隅。想了解天津菜,去津鲁吃个十来次大概就能入门了。

十次还算少的,另一位群友茶哥人在南京,心在津鲁,一放假就往黄师傅那儿跑。

难能可贵,餐馆走平民路线,没想着做天津菜 Omakase。就餐期间,不时有街坊来打包几个菜回去。真想家附近也能有这样的“食堂”。

黄师傅一定要坚持把津鲁做下去。你们也一定要去试老手艺人的绝活儿。

02. 津门惠宾餐厅,师傅的师父

地址:平山道君禧华庭底商 117 号

第二轮是一人食,去一家开了得有几十年的老店,餐馆的主厨据说是津鲁黄师傅的师父,但现在很难吃到老爷子的亲手出品了。

落座四周已是满位,看起来都是本地人家庭聚餐,无一游客,这可是在正假日!

一人食最大遗憾就是点不了很多菜,特别是在这种量大的餐厅。

凉菜选八宝菠菜,作为喜欢菠菜的大力水手星人,没想到还有这种清爽做法。腰果、杏仁、花生瓜子仁、核桃拌在一起,每一口都是坚果香。

主菜爆腰花,同样的亮芡,似乎能看出一点师承。刀工与火候齐飞,不愧是鲁菜代表。此时便有些羡慕会喝酒的人,夹几口菜抿一口酒,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呀。

一个地方的美食与经济发展关系其实特别密切。比如运河和大盐商捧出的淮扬菜,和满足南洋富贾口腹的潮汕菜。

京津的地理位置本身就吸引了很多北上的鲁菜师傅,而民国时期,扰乱纷争让讲排场的达官贵人和前朝遗老云集天津,随之而来的大厨自然将津菜推到一个高度。

以至于建国后北京竟找不出一家上台面的清真馆子,只好来天津将鸿宾楼请来成为京城清真菜总舵主。

现在别说天津菜了,就是老大哥鲁菜,也没落得不成样子。试想,你打开外卖软件,在满屏小炒肉和酸菜鱼中,还会想着点一份鲁菜吗?

可惜了,其实鲁菜无论从做工还是能吹出的理念,都极具有做 fine dining 的潜质。单是我尝过的那鲁菜第一道葱烧海参和白菜比虾还鲜的大虾烧白菜,就太让人难忘。

03. 天津博物馆,耀世奇珍

地址:平江道 62 号

逛博物馆是饭后消食的最佳搭档。

天博好东西不算很多,不过好处是把好东西组团出道,天博 AKB48,办了个叫“耀世奇珍”的精品展,看起来就方便多了。

从几件宝贝先看起。范宽的《雪景寒林图》,镇馆之宝,因为画在绢上不易保存,最近十来年也就把真品拿出来两三次。老范另一幅更有名的“宋画第一”《溪山行旅图》现在在台北。

又一件与台北争锋的宝贝,翡翠蝈蝈白菜。虽然从材质上比不过那件名闻遐迩的翠玉白菜,但胜在两只蝈蝈雕刻得很有灵气,本是缺点的大块褐斑也巧妙地融为一体。

另一件镇馆的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名字越长越珍贵是不?怪不得说古董靠眼缘呢,小小的一只瓶子,就是让人看着很舒服。

克鼎,我家宝贝,一下子把家谱推到西周,比衍生公孔家还厉害 XD。另一件传家宝大克鼎还保存在上博。

清唐英敬制款白釉观音,唐英是在景德镇就认识的老熟人了。这色泽和细节都好生动啊。

万芴朝天图,画的是清朝官民接驾。到底有多少个小人儿是数不清了,朋友在图里看到一个白胡子老道士,再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你看到了吗?

隋白釉龙柄联腹传瓶,这宝贝太少有,而且比国博那件质量还好,所以直接被“没收护照”,禁止出境了。

汉朝羊灯,即使现在放家里也毫不过时,别有情致吧。

最后一件,书圣果然与众不同啊,连记录自己呕吐的几行字都能成为传世名篇。

天博的建筑也挺好看,逛得差不多了,可以去下一家馆子了。

04. 玉泉饭庄,嘛是清真菜

地址:长江道玉泉路 5 号

吃完鲁菜,来吃清真菜。一家在居民小区边上的街坊店,主心骨却是拿奖拿到手软的老名厨。换种说法,你家楼下拐角的社区食堂,老板拿过米其林三星的,那是什么体验?津鲁黄师傅也是玉泉饭庄的常客。

不多说,第一道便是惊艳的白汁鱼肚。神奇的津菜白汁,在摆盘这么中式的菜里,居然吃出法餐烩鲈鱼的感觉。入口充满奶香,咬下去却是爽脆的鱼肚,对我是全新的体验。

作为时令菜白蹦鱼丁的平替,也是蛮够格了。更何况据说柴老师傅如今年过七旬,手劲也不太能颠勺,如今去店里,能吃到绝版白崩鱼丁的机会少之又少。

杏仁豆腐,这俩词要放在我的家乡温州,只能是那世界第一的甜品杏仁腐。在天津,却是道炒菜。豆腐外壳挺拔,里面细嫩,酸甜口儿,也是只能在回民馆见到的菜。

最贵的是这道炒虾球。虾仁很大,猛火让虾肉紧致收缩,整道菜色泽也蛮鲜亮。因为口味变化不大,所以反而感觉是最平常的一道。

店很火,压着开门点儿去,也得和人拼桌。左边一对耄耋夫妻,看着就是退休老干部,说一周下三次玉泉的馆子。惹得对面跟儿子来品尝美食的北京退休工人夫妇羡慕不已,忙问退休金是多少。退休金,老人社交的新利器。

玉泉很多菜都分大、中、小份,非常合理,人少也能多吃几样。

天津的清真菜来自回民聚集区,从一开始的牛羊馆子开始做,慢慢融合天津的河海鲜,开了饭庄逐渐壮大。甚至更有人觉得在北京吃不到好吃的清真菜,特地跑来天津吃。

而我反向行之,专门约人跑去北京吃了一家白记四益轩,煨牛肉和醋溜木须都好绝,还发现一家好喝的精酿,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05. 海河边、五大道,一下午街溜子

最近特流行当街溜子,正经英文名 city walk。海河和五大道那是当之无愧的天津溜子聚集地。

海河呢,适合夜游。从津湾广场出来,河对岸就是很有历史感的天津站,建站当年大清都还没亡呢。

然后沿着河岸慢慢散步,享受着河面上吹来的夜风,等等,这时候尽吹暖风了。海河上三十座桥,尽情穿来穿去。

五大道,在清晨黄昏去最合适。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汇聚在这个妙不可言的街区里。City walk 也好,跑步也好,都是绝佳去处。

假期人实在太多了,哪儿都是人。逛着逛着明白过来,正假期出行,找一个有特色的酒店 staycation,发掘几家当地平易近人的老馆子,再去博物馆消食游,最后街溜子一把,是了解一个陌生城市的最好方式了。

难道不比排队打卡再去吃预制菜的商场网红餐厅的特种兵行程来得更给力?

06. 天津菜单小结

光是津鲁、玉泉、惠宾这几家的菜单,就够吃上好几次。除此之外,还有备受推荐的臻味私房菜工作室,和"津式西餐"的代表铭餐厅。

李哥说,他致力于把传承有序,做工讲究的天津菜介绍给更多的人,不让泡馍消灭陕菜的事儿在天津重演。

有心的厨师和有心的食客,两者互相依靠,才是一起走下去的最大动力。

关于作者

文章来自我朋友的公众号,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