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里藏着许多平淡又难以置信的美好,如果你碰巧也喜欢大海、建筑、艺术和足球。这里是『蒙得维的亚』
海岸线
前几天和朋友讲,过往的旅行虽已无法连贯回忆,但众多瞬间凝结成的碎片,一闭眼就恍如身临其境。
『蒙得维的亚』的碎片像一部老电影,是一条在落日下好似永远走不到尽头的海岸线。
这条海岸线有多长?从西到东的沿海大道竟一连换了十多个名字,从法国大道到智利大道到墨西哥大道,仿佛要用所有拉丁语国家才盛放得下这里的海岸。
拥有大海的城市是幸福的,整座城市被大海包裹,大海也成为所有人的游乐场。
尤其是利好南美人,天生慵懒,每天工作不太久,更愿意把时间泡在海边。
沿着海边慢慢走着,遇到做各种营生的人,轮滑女孩、钓鱼老哥俩、带着孩子踢球的父亲、独自看书的中年妇人、谈恋爱的小俩口...
有人选择孤独地坐在防波堤下面,不知要把当日的快乐还是忧愁埋在海里。
更多的人简简单单地和朋友坐在一起,分享这份小确幸,少不了的是人手一杯的马黛茶。
大海、女孩、马黛茶,是关于『蒙得维的亚』最浪漫的回忆。
『蒙得维的亚』这个名字有点怪,西语 Montevideo 直面意思是“视频山”,听起来像网红直播基地。但据说真正起源是麦哲伦的葡语航海日记,他在这里航行时看到一座山,取名 Monte vi eu(我看见的山)。
站在酒店顶楼露台,整座城市陷入落日余晖之中,颇能感受到麦哲伦当年我来我见我征服的心情。
入夜后的大海愈发缱绻几近魅惑,对于初次见面的旅行者,这样的夜晚是把城市铭记的方式。
感受到大海召唤的我,决定第二天早起慢慢地沿着海边晨跑,此时她给我又展示了一副全然不同的配色,鲜亮活泼充满生气。
沿着『蒙得维的亚』的海边走三次,是这座城市最简单的攻略。
南美瑞士?
LP 形容乌拉圭是南美瑞士,城市干净整洁,绿化遍地,既古典又现代,确实有些苏黎世的味道。
等我开始花钱,才真正相信自己确实到了瑞士。乌拉圭物价奇高,在南美独树一帜。隔壁阿根廷有多便宜,这里就有多贵。
比如一个麦当劳巨无霸要 45r,加一份薯条就得 65r,再点一份饮料好家伙总共 75 块,Big Mac index 相当爆表。
大杯星巴克拿铁 50r 一杯。
连超市打折的奥利奥都要 35 块钱一条。
在城里坐一趟公交单程 15 块,计程车实在没胆量去尝试,这都跟纽约并驾齐驱了。
『蒙得维的亚』就是这样一个 PUA 高手,用绝美海岸吸引你之后,又用物价狠狠“羞辱”你。
乌拉圭是南美少有的富裕发达国家,去年人均 gdp 2.2 万美元(我们是 1.2 万),是拉美平均值的两倍多。
其实人家祖上更富,一百多年前,这里便是让人艳羡的富强国度,因此也建设了相当漂亮的首都。
二战后的产业革命,让农业立国的乌拉圭跌了一跤,但 20 世纪初政府经济改革使得乌拉圭再次崛起。
国土面积跟广东差不多,人口却只有 300 多万(广东 1.2 亿),只要自己不砸碗,是足以过上好日子的。
社会稳定、政府廉洁,在南美算是一股清流,屈指可数,吸引了很多阿根廷富人蚂蚁搬家投资乌拉圭。这一点类似新加坡,吸走了邻近大国不少的资源?
这边不靠印钱,有着南美最健全的免费医疗和教育体系,人民过得不错。
现在的乌拉圭,仍以农业为主导,街头最吸睛的就是码得整整齐齐的漂亮水果。
虽然工业一般,但第三产业金融、旅游、物流都算发达(比如首富是金融科技公司创始人),这一点倒更像瑞士了。
南美有两个圭,有一圭与我们外交关系都没有,但乌拉圭跟我们感情不错。在蒙市郊区,还有一所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去年总统还访华签订
希望以后美丽的乌拉圭女生们能多来中国看看。
城市漫步
人类历史总离不开江河湖海的滋养。一代目大城市通常建在江河平原处,如长安、巴格达、开罗和巴黎。只有进入大航海时代后,有些港口逐渐壮大,成为二代目国际大都市,像上海、香港、纽约和圣彼得堡。
『蒙得维的亚』就是这样一个港口。
得益于港口航运,当时乌拉圭依靠发达的畜牧业,在与欧洲的贸易中获得巨大财富,连国徽上都是一牛一马!
二战前一百多年黄金时期,牛马庄园主就好比徽商晋商苏杭商人,在城市里修起富丽
堂皇的深宅大院。City walk 今天的『蒙得维的亚』老城,仍然是一座极具欧洲风情的城市。
雨打风吹去,当年的贵族们在聚散沉浮间早已不知所踪。现在大别野变成一间间小型博物馆,有些陈列虽然简陋,但建筑本身得以让人一撇那个属于乌拉圭的黄金年代。
我们在蒙市逛别野,就像外国人来山西看乔家大院,各自被对方的穷奢极欲闪瞎眼。
至于公共建筑,酒店、剧院都是 20 世纪初新古典运动风格的伟大建筑,气势恢宏。
城堡之门是古老城墙的一部分,穿过此门,就进入老城了。旧城墙大部分都拆除了,空留此门,走来走去仿佛穿越时空,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乌拉圭人爱喝马黛茶,爱跳探戈,蒙得维的亚也像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平民版”,一切都像极了阿根廷人,除了他们还说葡萄牙语。
大航海时代早期,两大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陆地控制权。教皇曾发布谕令,用一条经线将地球在西葡之间划分。
虽然现在看来无知可笑,但在南美却还残存着一点意义。时至今日,巴西说葡语,其他国家说西语,正是这条“教皇子午线”的结果。
乌拉圭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左右摇摆,吸收了各自文化的特色。
就比如足球。
足球
如果你也热爱足球,那蒙得维的亚或将是你足球朝圣之旅的一站。不为其他,只因为这里是第一届世界杯的举办地。
当我第一次踏入看到这座被乌拉圭人自豪地称为『世纪球场』时,内心是有点小失望,这没比我小学开运动会的体育场好多少。
转念一想,这可是在 1930 年修建的 9 万人大球场啊。
那时候欧洲在干嘛,一战硝烟刚弥散二战暗流汹涌,北美经济大萧条,亚洲更别提。只有乌拉圭承诺修建一座全新的大球场,并支付所有参赛球队费用,可见当时这儿有多富裕,颇有今天石油土豪国的范儿。
乌拉圭在这里拿下世界杯首冠,比两个大国邻居都要早。
民族和佩罗纳尔是此间两大豪门,共享这座球场,瓜分所有荣誉,也拥有绝对数量的球迷。当晚的民族比赛,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几乎全是民族队的支持者,与仅仅几十人的客队球迷比起来,是排山倒海的压迫气势。
顺便说一嘴,这边看台名字叫科隆布看台,是乌拉圭夺得第一次奥运冠军的地方。
幸亏当晚穿了一件蓝色外套,很快就被民族球迷认可为自己人,在我胸口拍上一个队徽。
相比其他物价,看场球是蛮便宜的娱乐,一张站票也就 80 块钱(一个麦当劳套餐)。很多人带小孩一起来看,足球从娃娃抓起,这话没错。
球场外每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世纪球场外都有孩子们在教练带领下训练。
几年后,百年世界杯的第一场比赛要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举办,不知道那时候这些孩子中会不会出现下一个苏亚雷斯?
文化遗产日
我们在『蒙得维的亚』的周末,恰好赶上国家文化遗产日。跟着成群结队的乌拉圭家庭,走进免费的博物馆里。
在街头经常看到这样风格的壁画,一开始并没有在意,只是觉得色彩挺好看。
后来民宿老板告诉我们,这是乌拉圭最厉害的画家华金·托雷斯-加西亚的作品,她的风格,就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一样有识别度。
托雷斯-加西亚美术馆也成为我们这个周末最喜欢的博物馆。
这个颜色和几何图案,有没有想起画格子的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是的他俩与托雷斯加西亚一起建了个社团叫圆与方,专门搞抽象(艺术)。
高迪也是他同事,委托他设计了帕尔马大教堂的彩色玻璃,从此很多宗教符号成为他绘画的主题。
这画跟毕加索的有没有一点子像,对的他跟毕加索同一时间在巴塞罗那四只猫咖啡馆搞创作,与米罗和达利也一起搞过画展。
总之就是在艺术那个最井喷的年代,他跟一群最牛的人一起混,自己也成了牛人。
画中很多元素,鱼、轮船、锚、马黛茶杯,不知是不是对童年『蒙得维的亚』的印象。
从美术馆出来,甚至觉得楼下的老人与水果店也像一幅世界名画。『蒙得维的亚』又得一分。
冷知识:如果我从上海开始往地底下挖,等我从那一头钻出来的时候,差不多就到『蒙得维的亚』附近啦,这叫地理对跖点。
关于作者
文章来自我朋友的公众号,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